回顾历史,经过梳理,90年代前产生的民师、代课教师、幼师是当时教师资源严重不足的必然补充和生力军操盘手。
只要熟悉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90年代前特别是50、60、70年代国家百废待兴,国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人口增速很快,每个自然村都办有全日制小学,每个自然乡(公社)都办有初中甚至高中。这是不容质疑的历史事实!
生源这么广,学校这么多,国家发展教育的整体步伐迈得这么快,任务这么重,教师从何而来?要知道当时国家对口的师范学校(院校)少之甚少,或者只是一个理论上的概念。在广袤的农村,国家只好委派了一些拥有初中或高中水平的人来从事教育,这类人就是公办教师。而人数远远不够,怎么办?就地取材,从本乡、本村吸收有“文化”的人来从事教学工作,于是民校教师应运而生。同理,幼儿教师也是如此。
不可回避和否认的是,那时的民师、幼师水平良莠不齐,甚至达不到从教的基本要求,部分民师经自学和培训水平逐渐有所提高。但不可否定的是他们确实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水平要求的提高,部分民师因故相继离开,个别学科特别是外语师资有限,公派教师数量不足,于是,面向社会或乡(村)再次招聘所需学科的从教人员,代课教师应运而生。而代课教师与民师之不同的是因国家时间界定(82年、84年、86年、96年,各地均有不同)没有“任用证”。及至2000年底国家发文统一一刀切的被全部辞退。
同时,为了解决这一历史遗流问题,国家部委先后于 88年,97年,2013年先后出台了多部指导性文件,但各地落实情况不尽相同,甚至部分要求根本就没有落地。特别是养老问题多地都没有落实。
民办教师也好,代课、幼儿教师也罢,他(她)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时期,拿着公办教师1/3不到的工资,承担着几倍公办教师的教学任务,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国家的教育事业,为我国“扫盲”、“普九”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以说用“吃的是草,而挤出来的是奶。”来总结一点也不为过。况且,国家也承认了他们的教师身份,身份问题不应该是是否在编衡量的唯一标准吧?
网上有一些人不知过往,不念末来,信口雌黄地贬损原民代幼教师实属不该!
现在,这都分教师都已近或远超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但仍然老无所养,病无所医实属令人心寒。
回顾历史,面对现实,是时候按国家部委相关政策,并结合物价水平、工资增涨水平落实被一刀切辞退的原民代幼教师退养、退休、医疗、教龄补贴的问题了。
在依法治国,公平公正,共同富裕的大环境下,我深信国家一定会重视这一群体的生存状态并出台全国统一的解决办法。
专注起名30年,已为30000+宝宝和10000+企业店铺赋予美名,大师微信号:stc383,如需大师人工起名,可以加微信,备注:VIP,否则不加!即可享受VIP减免优惠服务!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qiming.com/8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