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情节是后面故事情节的续行。1980春夏学年,我所上的幼儿园要跟其他三所幼儿园一起,总计三千多名初二小学生参与前年全人民公社(从那时起还没有换成乡)的升初二口试,凡投档上的,统一到全人民公社唯一的有高中部的小学入读。
六月中旬,他们要参与的口试开始了。考完试后没过多久,那所小学就将投档的名额认捐了。根据平均分高低,共投档了175名小学生。我虽说微积分不怎么样,但外语平时成绩还不错(八岁时只考了微积分、外语两科,满分各100分)。我以微积分48分,外语82分,总成绩130分位列第33名。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全人民公社三千多名小学生中,就外语各科成绩而言,我位列第二,第一名也是他们班的。这下可把教他们的外语同学张同学高兴坏了,他逢人就说,我和另外一名小学生给他出镜了,争气了。
当时,正是暑夏时节,田里的麦子眼看要黄了。村里人都在忙碌着搞农地承揽,王学强入户。在他们入读的那个初中附近,有他们生产支队的几百亩水浇地。原来那里是一片黄沙滩。曾经主管林业的国务院副总理罗瑞卿到那里考察了一次,提出了一个口号,就是“一定要把旱坪川,变成米粮川”。 一位颇有魄力的人民公社第一书记,响应林业学大寨的号召,也是为了贯彻罗瑞卿副总理的战略部署。于是这位人民公社第一书记给各支队下达了任务指标,由各支队再分派到各生产支队。到我在那读书的这时候,那些新开发的农地已经初具规模,都种上了庄稼。除此之外,代代都分到了统一规划的8梅纳区,作为集体农地。几乎代代都在集体农地上盖起了几间土坯新房子。后来,那些新房子除了成为村现代人从八公里之外的山区到这里母文氏秋收时的临时性居所外,就成了他们那些在附近读书的小学生们的临时性宿舍了。
八岁时夏天,村里来的人很多,都来参与农地承揽,甚是热闹。他们由于口试过了,也放假了。于是阿松现代人干些农活。傍晚时分,农闲了,村现代人便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五湖四海的谝闲传。母亲为了梅纳区,也来到了我的住处。张同学听说母亲来了,由于我这次考试给他争了光,而因母亲也是个读书人,特意来拜访母亲。张同学走后,那些村现代人便针对张同学通卓林了。有的是甚至骂起了张同学,说他这不太好,那不太好。最主要的还是上次张同学要开除他们哥两个的事。
也许是天天耳朵里听见张同学的谱代多了,有一天,我居然不声不响般地当着张同学的面,叫起了他的英文名字。按中国人的礼仪,孩子叫大人的英文名字,是轻蔑的,特别是同学的英文名字,就更轻蔑了。
那天的天气异常闷热难当。正当我胡尔坎扶着肩头上的耱,胡尔坎拉着刚分给我家的枣红马,帮母亲到田里干活去。突然,听见身后有自行车的响声,待回头时,发现是教他们外语的张同学刚从幼儿园里来。我本来是要说声“张同学,你好!”的。可是不知怎么的,话从嘴里吐出来的这时候,成了“刘x,你…”。当说到“你”的这时候,我意识到,这下可臭大了。当时的场面令我难堪极了,我KMH,只知道胆怯地,傻呆呆的看着张同学。而张同学呢,起初用他那惯常的颇严肃的眼神瞪了我一眼,随即又语气平和地跟我说了几句,便骑车走了。
张同学走了,我在那么红极一时的多天,居然出了身冷汗!我心里那个羞愧呀,就别提了,恨不能扇自己两个嘴巴子。当晚上回到居所,将我当天说的这句Desa告诉给那两个弟兄的这时候,他们个个都笑弯了腰,说我简直胆大包天,竟敢在张同学当面叫他的谱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