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地铁上有两个空座:一个是靠门的,只挨着一个人。另一个是在两个人中间的。两个座位一样大。
您会选哪个呢?

01选座位,测试您的
心理电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中心14病区主任刘竞解读道:
当我们感到不安全时,更倾向于保持独立空间,尽量远离他人。所以戒备心比较重的人会选择靠门的座位,随时可以出逃。

而对人际关系更需要,抗压能力更强、感到更安全的人,倾向于选择坐在人群中间。
一般来说,选择坐在门口的人“心理电量”更低,受刺激后需要的恢复时间更长。

02焦虑的三个源头
如果您现在的心理电量比较低,意味着更容易感到焦虑、低落。
您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表现:
01自己吓自己
- 表现1:听到不好的消息,立刻感觉自己身边充满了危险,出门都要硬着头皮。
刘主任说,焦虑往往产生于我们对事情的真相缺乏认识时。我们倾向于把不明白的事想得特别可怕,自己吓唬自己。

02信息过多
- 表现2:一发生提心吊胆的事件,就一刻不停地看手机,生怕错过一点关键信息。
这是一个信息过量的时代,而且真假混杂,每个人都不可能了解一切。
这就导致越看手机,就感觉自己错过的信息越多,“真相”仿佛被无限推远了。这让我们深深不安。

刘主任说,想要缓解信息焦虑,需要做到两点:
1、觉察焦虑情绪,意识到自己已经陷入不良情绪。
2、控制看手机的时间。比如上午看半小时、下午看半小时,其他时间和手机保持一定距离。

03容易受到暗示
- 表现3:看到健康节目提到了某种疾病,或医生说你有可能患有某种疾病,立刻就把所有症状联系到自己身上,自己去对号入座,越想越觉得自己病了。
如果您常出现这种情况,说明您是一个容易受到暗示的人。

下次,您再要给自己诊断疾病时,可以问问自己:“这是一个事实,还是一个猜想?”
当还没有充分证据时,就不要着急给自己下诊断。
03缓解焦虑的STOP原则

S:停下来
T:做几个缓慢自然的呼吸
O:觉察一下此时此刻的环境
P:该干嘛干嘛
这四条原则能帮助我们回到当下。当我们能专注在现实场景中,焦虑就会得到纾解。
01正念饮食法
同样的道理,“正念饮食法”也能帮助我们放松。
如果我们在吃饭时,能细细感受食物,觉察到每一样食材的颜色、质地、温度,把注意力集中在食物的细节上,就能缓解焦虑。

02抱一抱
在我们调整呼吸的时候,把两臂交叠抱一抱自己,这个动作也可以达到安抚情绪的效果。

04焦虑的升级版:强迫
比焦虑情绪更进一步的是强迫。
“强迫”是指明明知道这件事没必要,不想做,但还是控制不住地去做,做完又懊悔自责。

比如说——
您是否每次出门前总要反复检查电灯和燃气关没关、门锁没锁?
别人说了一句您不喜欢的话,您不愿意回想它,但它就是赖在脑袋里不走?

还有一些更极端的情况,有的人总觉得自己的手脏,每天反反复复地去洗手、消毒,甚至手都皴裂了。
如果这些症状非常严重,持续超过两周,影响到了正常的工作生活,可能就属于强迫症。
01强迫倾向测试
您的强迫倾向严重吗?来测一测吧
下面这组图形,每一组都有一个图形和另外两个稍有不同,请您试着在十五秒内找出它们。

正确答案是:

您找到的越少,就说明强迫症倾向越低。
强迫倾向重的人,往往对细节的关注度很高,想要每个细节尽善尽美,很难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所以更容易找出图形间细微的不同。
02三条建议缓解强迫情绪

1、接受自己不完美
有强迫情绪的人往往对细节非常苛求,但世间没有人是完美的,不完美才是常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做一个不卑不亢、坦然自信的人。
2、接受不确定性
有时反复洗手、消毒、检查,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但是,人生不正是处处充满了不确定性吗?我们无法彻底消除不确定性,要学会去适应它,接受事情总是会发生变化,但依然有勇气去克服!

3、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强迫的核心是焦虑,如果我们能直面自己恐惧的事,找出根源所在,直面挑战。久而久之,你自然胆大起来,不再害怕了。
05全身放松操
最后,让我们跟着安定医院的医生做几个放松身心的动作吧!
动作一:提肩,坚持十秒钟,再放松。

动作二:双手握拳,提升至胸口,大臂小臂尽可能收紧。坚持十秒钟后放松。

动作三:尽可能深吸一口气,憋住,收紧腹部、腰部肌肉,坚持十秒钟后放松。

动作四:双脚离地,保持大腿小腿肌肉紧绷,坚持十秒钟后放松。每天坚持做一轮这四个动作,可以有效缓解焦虑情绪。
专注起名30年,已为30000+宝宝和10000+企业店铺赋予美名,大师微信号:stc383,如需大师人工起名,可以加微信,备注:VIP,否则不加!即可享受VIP减免优惠服务!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qiming.com/1507.html